企业生产管理系统集成,设备联网、软件开发、系统实施
177-6801-1972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解析智能制造下的精益生产

更新时间:2019-05-20 浏览:0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实体经济和虚拟世界的结合,给工业智能化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放眼全球,许多国家纷纷提出制造业国家战略,如德国的“工业4 0计划”、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和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等。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实体经济和虚拟世界的结合,给工业智能化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放眼全球,许多国家纷纷提出制造业国家战略,如德国的“工业4.0计划”、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和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等。

面对各国的战略举措和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中国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中国制造企业走向智能化是大趋所向

然而在实施推进智能制造的途径中,以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克莱.舍基(Clay Shirky)为代表的很多人都认为企业必须搭建起用户交互的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按需定制,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的个性化体验,而仅靠地面网络感知用户需求的精益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要求。那么精益生产真的已经过时了吗?本文将通过对智能制造与精益生产之间的关系分析来解答这个疑问,并指出精益生产在智能制造下的具体应用。

智能化生产

图一:智能化生产

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

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自美国的詹姆斯P.沃麦克(James P.Womack)和丹尼尔T.琼斯(Daniel T. Jones)等人首次提出至今有近25年,目前已是世界上最盛行的生产管理和企业运营模式。

精益生产的“精”有完美的意思、“益”有更加的意思;精益生产是一种理念(即精益思想),是一种价值观,也可以是一种文化;它的本质是消除浪费,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它在生产管理方面的表现形式是一系列的工具、方法,如看板拉动(KANBAN)、价值流分析(VSM)、快速换模(SMED)、防错技术(Poka-yoke)、全员质量管理(TQM)等。如何才能实现高效化的精益化车间生产?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精益化生产关键因素

图二:精益化生产关键因素

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关系

第一,从所属分类来说,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是两个层面的事,精益生产是生产管理方法,而智能制造则是制造过程实现的技术方法,智能制造是一种全面升级的生产制造巨系统。前者是管理层面,后者是产品实现技术层面,如网络化、数字化、物联网等都是服务于精益的技术手段等;

第二,从两者的关系来说,精益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没有精益生产,智能制造难以实施或做的更好,而智能制造可以让精益生产更好、更规范的实现。两者不是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智能制造并不是精益生产发展的高阶阶段。更清晰的说,借助智能制造,精益生产会更好的发展。

第三,两者当然会有必然的交叉,比如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应用,是管理,也是技术,但终归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其管理的理论和基础仍然是精益生产方式。

智能化生产管理2

图三:智能化生产管理2

智能制造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下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依据其内在发展逻辑,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整合逐步形成的;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趋势;是先进制造发展的最新形态。

先进制造业是以顾客为中心,不断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了技术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和模式创新,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从而取得理想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制造系统的总称。

而“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到当前阶段,整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由集中式控制转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并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以及三项集成(纵向集成、端对端集成、横向集成),实现智能化、社会化生产的最新形态。“智能制造”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